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各地21个优秀项目,贵州“跨越千年协力共建——贵州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项目”成功入选。
“十四五”以来,全国各地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积极推进“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为更好地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征集推介活动,最终从27个省开元综合行业、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78项申报案例中,遴选了北京、山西、南京、湖北、成都、云南、贵州等21项优秀案例进行重点推介。
入选项目中,包括因地制宜完善“先考古、后出让”配套制度形成的工作模式,基建考古中的精细化发掘理念和多学科合作模式,以及探索开展重要考古发现保护利用模式等。贵州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项目,凭借精细化的发掘理念和多学科合作融入基建考古工作成功入选。
在土地出让之后、相关建设项目即将动工之前先进行考古,是大松山墓群获“国家级”优秀案例的基础。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市、贵安新区历来重视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自2018年起,贵阳市相继拿出系列举措明确在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考古调查,并明确: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有效解决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行政许可审批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等问题。
同时,明确县级政府土地出让1万平方米以上开发建设区之前,需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编制《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报告》,提出文物保护措施与建议。对新发现的文物遗存,按保护等级和专家意见,分别实施原址保护、迁移保护或抢救性考古发掘与清理等保护措施。
无论是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或是宣传力度、广度的加大,贵阳既要开工建设的“热度”,也要文物保护的“温度”;既要高楼大厦的“面子”,也要文化底蕴的“里子”,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从激烈的矛盾碰撞,转变为“和谐的对话互动”。
“考古先行,发现大规模墓群,一举拿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贵州大松山墓群成为全国基建考古典型案例的“标签”。
大松山墓群是2021年配合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而开展的基建考古工作。在“项目建设时间紧、考古发掘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考古钻探、专家评审后,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先后派出120多名考古专业科研及技术人员,对大松山墓群进行1万多平方米科学系统的发掘。共发掘两晋至明代古墓葬2192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套),成为贵州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也是贵州目前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
作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考古发现,大松山墓群考古工作注重边发掘、边保护、边整理、边研究的工作理念,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大大拓展大松山墓群的研究前景,为研究当时人群互动、民族融合提供强力支撑。大松山墓群的发现,为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也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区域文化交流的生动案例,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不光管“挖”,还有“保”和“用”,如何让遗址“活起来、传下去”,发掘后的保护是第一步。
2023年7月,大松山墓群启动保护性回填工作。在不同时期墓葬的呈现上,采取种植不同颜色植被、敞开式的保护展示利用方式,展现古墓群庞大的规模、形成过程以及1400年的发展脉络。
有效利用是文物保护的后半篇文章。在利用展示上,依托大松山墓群修建的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将设立库房(长期保存及临时周转库)、文物修复与整理场间开元综合行业、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实验室、档案室、资料室、配套管理用房及设备等不同功能分区,在提升贵州地区考古工作能力、文物保护水平,完善展示阐释体系同时,进一步释放文物考古魅力,使之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的保管库、知识窗、展示厅的又一文化新地标。
“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是贵州实现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双赢”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典型实践。”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告诉记者,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是贵阳市践行“要动土,先考古”制度的经典案例,不仅体现出考古工作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精细化的发掘理念和多学科合作融入基建考古工作,为贵州后续做好城市建设中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开元综合体育app免费下载开元综合体育app免费下载开元综合体育app免费下载